第二百八十四章 规矩要改一改了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笔趣阁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二百八十四章 规矩要改一改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八十四章 规矩要改一改了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正文卷第二百八十四章规矩要改一改了范仲淹虽然也是宰相,但最近并不常在政制院。

  因为他在负责军队改制的一些问题,所以常要与兵部和枢密院那边沟通,打造整个军队的新体制。

  按照赵骏的策划,首先是把军队的腐败份子和老弱淘汰,把常备禁军人数保持在四十万,地方负责维持对少数民族威慑的厢军保持在二十万足矣。

  这样明面上兵籍一百二十五万九千,实际上只有八十多万的大宋军队人数,就只有六十万,其余人退伍的退伍,再就业的再就业。

  接着再改革上下级,设一都一百人,五都一营,五营一校,三到五校为一军。各级又常设都长、营长、校尉、将军。

  整体改革趋向于汉朝军制,同样也是宋代的军改校,厢改军。如此一来,一军的人数就有7500-12500人不等,由将领负责维持日常训练,枢密院负责调兵,兵部负责升迁、奖罚、后勤。

  待打仗的时候,再临时设立集团军大将军,类似于军司令,指挥三到五个军作战。再在集团军大将军上设立经略使,可以理解为元帅,负责整个战区的作战指挥。

  如果现在辽国再来河北开战的话,范仲淹继续主持战局,他就相当于主战的元帅,张亢就相当于下面的集团军司令,狄青相当于一军的军长。

  这样范仲淹手底下要是有二十万大军的话,那就相当于指挥五六个集团军,二十个军团的样子。

  如此一来,不仅方便协调指挥,更容易作战。还能让军队的将领常在军中操练士卒,不至于再出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况。

  但规划是规划,实际操作起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整个军队体系重新打造,可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范仲淹必须要时刻主持大局,他最近就在兵部、枢密院、汴梁守军军营之间不断来回跑动。

  然而今天却忽然跑回政制院,还说出大事了。

  这让众人心中一紧。

  “辽人又打过来了吗?”

  吕夷简忙问。

  这段时间军制改革,宰相们最担心的就是辽人打过来。

  毕竟现在确实是大宋最孱弱的时候。

  如果火器军不能阻挡辽人的话,那么凭现在正在改制,缺少大量中下级军官的普通宋军队伍,那麻烦就大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河北路大炮众多,且多堆积在城墙上,辽人即便打过来,也无需担心河北失守。

  “不是。”

  范仲淹摇摇头道:“是西夏人打过来了。”

  赵骏拍案道:“李元昊真是好胆,上次是没打疼他是吧,现在居然又敢犯边。”

  “那倒不是。”

  范仲淹笑道:“他没有侵犯我们的边境。”

  众人翻起白眼,晏殊委婉劝道:“希文,下次有事就直接说全,别一惊一乍的。”

  “好吧。”

  范仲淹就立即把情况说了一下。

  末了又道:“我分析了一下,西夏应该是想借进攻青塘,试探一下我们的情况,如果我们不能出兵相助,并且击败他们的话,恐怕辽国也会南下了。”

  “嗯,这是用脚指头都能想到的问题,甚至可能这次西夏来袭,就是辽国在后面怂恿,看看我们的军队实力。”

  赵骏稍微思考了一会儿,就马上说道:“现在我们最新的消息还只是得知西夏人来袭,但这已经是十多天前的事情了,现在西北那边的情况是什么样子谁都不知道,但为了防止意外,我们必须马上做好准备措施。”

  “做好与辽国和西夏同时开战的打算吧。”

  吕夷简苦笑了一声,摇摇头道:“如果可以的话,真不希望开打啊。”

  西夏来势汹汹,他们虽然在陕西路布置了很多兵马,可临时防御肯定来不及,必须立即做好指挥调度工作。

  现在的情况是大宋军队正处于虚弱期,如果边军那边没有及时做出应对,让西夏把兰州等地攻下来,对青塘展开围攻的话,那唃厮啰这个盟友就要出事了。

  所以大宋必须救。

  这样也是为了防止西夏探出虚实,到时候联合辽国大举南下。

  和平才四年不到,战事又要打响,这对于大宋刚刚有点起色的国内经济以及治理来说,又是个老大难题。

  “没办法,人家要打那就打,既然他们敢撕毁契约,就要承担好撕毁契约的代价。”

  赵骏沉吟了一下,说道:“老范,立刻进行战争动员吧。下午我们去请示官家,你先把整顿好的军队带去河北,准备和辽国打。西夏那边,继续让庞籍去。”

  “你怎么想?”

  范仲淹问道。

  “西夏那边战斗力不如辽国,朝廷肯定要把主力调到河北去,那么西夏就以防守为主。”

  赵骏说道:“等击退了辽国,再回头收拾西夏,这次务必把西夏给灭了。”

  “打灭国战争吗?”

  “那不然呢,这家伙都跳到我们头上来了。”

  赵骏眼神闪过一丝冷厉。

  其实他不希望现在就开战。

  因为大宋这几年发展的速度很快。

  特别是在红薯、土豆、玉米、花生等作物引入之后,生产力爆发性增长。

  北宋时期,通过占城稻的引进,即便粮食分配不均匀,但占城稻提高的生产力太大了,养活一两亿人不成问题。

  而红薯、土豆、玉米、花生这些算是锦上添花,除非大宋解除丁口税,摊丁入亩,造成人口大规模增长,否则的话,这些作物不太会成为百姓的主食。

  但这些东西的引进还是会大大增加农民的粮食产量,即便不能用来做主食,也可以丰富餐桌,甚至拿来做牲畜食物,喂鸡、猪、牛、羊等。

  花生还能榨油。

  所以整体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肯定是提高了,解决了大量百姓的温饱,能够让百姓端起饭碗,不至于饿肚子。

  剩下的就是整体富裕,把大宋富裕程度从金字塔结构,变成一个菱形结构。

  这个方向在后世真不容易做到。

  那么在古代大宋呢?

  顺利的话,大宋就能成为后世的霉帝,甚至比霉帝更强。

  只要再给大宋十多年的时间,持续对外贸易源源不断地吸纳全世界的原材料,加工成商品对外出售,积累原始资本,建设国内全方面提升。

  到时候大宋军队人人都手里有枪,各个军队都有火炮,蒸汽机火车建设,道路建设,基础设施持续不断地涌现。

  李元昊和耶律宗真见到大宋的火枪火炮,还有马克沁机枪,得叫赵祯做爸爸。

  可惜人家不给他们发展的时间啊。

  不过即便是这样,赵骏也有信心把西夏和辽国处理掉,辽国难以平定,但目前大宋的钢铁产量暴增,灭了西夏应该还是问题不大。

  他环顾四周说道:“马上给河北那边传信,现在钢铁的主要用来制造火枪火炮,还有民用菜刀、锄头等物品以提高生产力,这些都歇一歇,让他们马上转头制造铠甲、大刀和长枪。”

  “不造火器了吗?”

  王曾问。

  “火器受限于原材料,一旦火药少了火器就是根棍子,所以目前还是以冷兵器加热武器过渡为主,整个军队改革成热武器,至少得十多年积累火药才行。”

  赵骏指出问题所在道:“钢制冷兵器和铠甲就已经能让我们领先西夏和辽国一大截,除了火器营以外,其余部队就先用钢制武器,今年就先打防守反击战吧。我的要求很简单,明年必须把西夏给灭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